今年的“全民反诈在行动”
集中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!
本次宣传月的主题是
“反诈是门必修课,筑牢防线守好责”
公安部公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些真实案例
带大家揭开诈骗分子真面目!
01
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网络、短信发股票、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,拉人入群,用交流投资、专家直播讲课等骗取信任,以有内幕、高回报诱使受害者在虚假平台小额投资获利,再哄骗加大投入,最后编造理由拒绝提现,甚至让追加投资。
典型案例
2024年12月,李先生在浏览网页时,看到一则外汇投资广告,被其超高收益吸引,添加了广告中的客服微信。客服将李先生拉进一个投资交流群,群里的“导师”每天分享投资心得和盈利截图,还举办直播讲座讲解投资技巧。李先生在“导师”的指导下,在一个自称正规的外汇交易平台上小额投资,果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。此后,“导师”建议李先生加大投入,称有一波大行情即将到来。李先生信以为真,陆续投入100余万元。然而,当他想要提现时,平台却提示账户异常,客服以各种理由推脱,李先生这才发现自己被骗。
提醒:投资理财务必选择持牌机构,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。
02
虚假贷款类诈骗
诈骗分子在多渠道发“低息贷款”信息,冒充银行、金融公司员工,以“无抵押”“免征信”等诱受害者下载假APP或登录假网站,收手续费、保证金等骗钱,还可能骗寄银行卡“刷流水验资”。
典型案例
2025年3月,赵先生因生意周转急需资金,看到一条“低息贷款”短信后,点击链接下载了一款贷款APP。在APP上填写个人信息注册后,赵先生申请提现,APP却显示银行卡有误,贷款金额被冻结,需要交解冻费。赵先生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5万元后,仍无法提现,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让他继续转账,赵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。
提醒:正规贷款平台不会要求先缴费,贷款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。
03
网络婚恋、交友类诈骗
诈骗分子在婚恋、交友网站打造完美人设,用假身份与受害者建立恋爱关系,长期骗取信任后,以家人生病、资金周转等理由要钱,不断榨取钱财。
典型案例
2024年11月,周先生在某婚恋网站结识了一位自称事业有成的女子林某。两人聊得十分投机,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。此后,林某以母亲生病住院、公司资金链断裂等为由,多次向周先生借钱。周先生出于对女友的信任,陆续转账50余万元。后来,周先生发现林某总是找借口推脱见面,且联系方式也经常更换,感觉不对劲,经过调查才发现自己被骗。
提醒:切勿轻信陌生平台或广告。任何拒绝见面,要求转账的均为诈骗。
文章来源:佛山平安人寿